世间万物各有大小。仰望浩瀚星空,地球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于虫蚁,人类又如同巨人,遮天蔽日。宇宙是如何决定一切事物的大小的?万物的大小是否重要?本片带着这些问题,大开脑洞,进行了一系列无法实际操作的思维实验:在木星那么大的地球上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如果变成巨人,或者是蚂蚁一 样大又会有什么变化?还有我们习以为常的太阳,把它放大或缩小一些对我们将产生什么影响?在两期节目中,我们将把这些天马行空的幻想用科学手法进行模拟,用科学的分析解释万物大小的重要之处,极具趣味性。
成都平原东北部的罗江农村,它正迎来自己的变革期。而本片基于德阳市罗江区政府提出“重点打造全国高标准种子芯谷”,这一个大背景,历时两年跟拍罗江的长玉村和团堆村,记录在它们被纳入国家级制种基地的试点村之后所发生的乡村变革的故事。 制种,是罗江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种植方式之一,就是为市场培育优质的水稻和油菜种子。但把制种作为一种规模产业来拉动乡村经济,在这里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于是,长玉村和团堆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田园变革,其中有村委会的年轻村官用尽全力的拼命工作,也有种植大户怀疑主义和乐天主义并存的不安奔赴。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近50年来的多产载体,为数百万人带来了娱乐,这次展览回顾了这位演员、作家、导演、制片人的亲密形象,并讲述了他鼓舞人心的人生故事
The incredible story of Wanna Marchi, the biggest scammer in the history of Italian Television, and her empire of money and lies is coming September 21st, only on Netflix.
百集大型纪录片《中国通史》由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中国社 会科学院监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 撰稿并邀请国内多家重点大学、专业机构的研究 人员共同参与创作。 为了让广大观众先行了解其面貌,并听取各 方面意见,不断提高拍摄质量,电影频道从已经 拍摄完成的作品中,选出有关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时期的7集先行播出,1月21日至27日晚8:50, 观众将分别看到《诸葛亮治蜀》、《魏晋风 度》、《北魏孝文帝改革》、《梁武帝治国》、 《魏晋佛教》、《再造统一》和《炀帝功过》。
斯坦利·图齐亲自带路,横跨意大利五大地区寻觅地道美食。一连五集带你一边享受佳肴、一边细听当地风土人情,寻找美味背后的故事。
聚焦米莎虚构自传体回忆录式小说 《米莎:一部关于大屠杀岁月的回忆录》的来龙去脉。书中讲述二战时期一位7岁的犹太小女孩的苦难经历。迄今为止,该书已被翻译成18种语言,而米莎也靠此书狂赚了至少1000万英镑。 但与她的出版商版权纠纷官司中,出版商败诉后,变身侦探调查出米莎捏造故事,旨在隐藏更黑暗的真相。
“你的邻居是纳粹!你的邻居是纳粹!……” 美国克利夫兰一名退休祖父被遣送至以色列接受审判,他被指控是臭名昭著的纳粹死亡集中营守卫“恐怖伊凡”。
When Will Ferrell finds out his close friend of 30 years is coming out as a trans woman, the two decide to embark on a cross-country road trip to process this new stage of their relationship in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friendship, transition, and America.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片土地都有独特的生命力,在冬季寒冷的北极圈,在终日不见阳光的极夜,有这样一群人, 因为不同的理由活着,他们为了生活,为了理想,在茫茫的冰原中闪烁着,发出独特的光芒,或闪亮自己,或照亮别人。本片以光为主题,从科学之光,人性之光和神性之光几部分,讲述在斯瓦尔巴群岛生活的人们。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和不同信仰在此交融,在情与爱中得到传承和延续,在理性与感性间展现人性之美,在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 “光语者”。 2017年的10月,我国空间物理学博士刘杨踏上了他的第2次极地征程。这一次,他要独自驻守在中国北极黄河站,负责极区空间环境的观测。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新奥尔松处于完全极夜状态,最有利于光学的连续观测。小镇上有分属于不同国家的科考站,而黄河站是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在那里,刘杨将独自度过120个极夜。孤独,是刘杨每天必须要面对的。只有30个人的小镇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国度, 这个国度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 负责三台全天空极光成像仪和一台极光光谱仪的开机关机,数据检查,以及两台磁力计和宇宙噪声接收机的运行维护。小镇如同一个有秩序的大院,大家保持着友好的且有适当距离感的关系。除了每天用餐时间和每周运动时间大家聚在一起, 平时更多的是独处。2018年2月, 刘杨将一个人迎接中国的农历新年, 他打算用中国传统习俗和文化温暖小镇寒冷的极夜。 小镇以南还有一座朗伊尔城,那里居住着一群欢快的“地球最北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有着规律的阴面与阳面,他们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光语者。3月伊始,那里持续了长达4个月的黑暗将被曙光冲破,“光语者们” 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嘉年华活动庆祝“太阳节”,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同一时空下,光,是一个人和一群人最清楚的信仰。
本季将揭露前所未见的秘辛,带领各位赛车迷一窥车手和车队在争取冠军宝座背后所付出的血与汗。
一段名为《和豚说话的女孩》(The Girl Who Talked to Dolphins)的纪录片将于6月17日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 美国研究员霍韦(Margaret Howe)于上世纪60年代参与一项动物实验,尝试教导6岁大的樽鼻海豚彼得(Peter)说英语,希望证实海豚具有如人类般的语言能力。虽然彼得的学习成果有限,却意外爱上了与它朝夕相处的霍韦,编织出一段凄迷的“人豚恋”。 来自美属维尔京群岛的霍韦,在下周播出的英国广播公司(BBC)纪录片讲述这段经历。当年仅23岁的霍韦,于1965年参与着名神经学家利利主持的实验,被安排入住“海豚之家”10周负责教彼得英文,无论用餐、洗澡、睡觉或玩耍都在一起。 彼得仅学会“ball”(球)及“diamond”(钻石)等单字,却对霍韦日久生情。它被霍韦冷落时会“呷醋”,甚至对她展示性欲,多番将自己挤向她的双腿之间,并绕着她不断转圈。霍韦只好安排彼得与另外两条海豚生活来抑制它。 彼得可能感到自己过于热情吓坏了霍韦,变得较为温和;渐渐霍韦亦对它产生情愫。可惜实验后来因经费不足告吹,彼得被移送至迈阿密。与“爱人”分离的彼得或因心碎,数周后闭气沉于池底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