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7年開台以來,TVB製作了數之不盡的劇集、綜藝與資訊節目。 主持汪明荃、吳幸美引領大家以五大主題,回顧過往55年來TVB的精華片段,重現經典時刻。播放昔日片段之餘,還會走訪在TVB螢幕上出現過的人物,了解一眾「電視人」的近況。 五大主題包括︰電視為香港觀眾帶來的種種轉變、樂壇盛世與電視的密不可分關係、藝人及節目對大眾的影響力、TVB舉辦的選美與歌唱大賽、藝訓班和TVB藝人的星光之路。
十五名應屆候選港姐分為五組,由江美儀、黎芷珊、高海寧、馮盈盈、賴慰玲、麥美恩等藝人或師姐帶領,除前赴內蒙古、塞班島、菲律賓、新加坡外,還有一組留守香港,並各自開展親善之旅。配合本年度主題Proud To Be A Woman,在旅途上,佳麗們會拜訪當地的傑出女性,向她們請教成功之道,務求成為最優秀的香港小姐!此外,眾位佳麗亦會體驗在地的獨特文化與生活,如參加內蒙草原的年度盛事、下水親親魔鬼魚等等。
鬼馬活潑的金剛、小儀載譽歸來,再次遊走不同精彩食店,實行主持吃餐飽,觀眾笑餐飽! 二人繼續走訪香港不同地區,發掘各款懷舊與特色港產美食,跟街坊們一起回憶經典滋味。全新一輯還前赴內地上海、日本姬路和鳥取,橫掃當地特色小吃及佳餚名菜,品嚐不一樣的地道風味。 「學廚PK賽」戰火重燃,兩位主持即席請教名廚學做菜,還找來龔嘉欣、謝東閔、沈卓盈、傅嘉莉等擔任「星級」助手,提升廚藝實力,爭奪街坊廚神大獎榮譽!
疫情令很多社會現況都帶來大轉變。可能你會認為小朋友成長階段遇到突變,實屬不幸。相反,我們應該與這群被選中的細路,正面新接環境、新轉變!疫情可怕,但疫下仍然有景象、疫下的生態同樣有學習價值!
麥玲玲這個名字,觀眾想必不感陌生,她既是風水師,也是演員,在生意、演藝、算命等不同領域都有涉獵,接觸過各階層民眾,見盡光怪陸離、大大小小的奇人異事,認知的現實生活往往比電視劇更戲劇化!也因如此,玲玲姐看事看人的角度亦會有所不同,其想法、思路,絕對與凡人不一樣,甚至超出大家想像!原來旅行並非咁樣玩、筍盤唔係咁樣識、醫病唔係咁樣醫,咁應該係點?一於齊齊緊貼J2,聽聽玲玲姐及各路嘉賓的獨特見解!
不少人覺得現今的香港充滿負能量、無力感。生活,其實還可以有選擇,可以更精采、更充實,一切只在乎你的態度。九位對生活有態度的藝員走訪日本、台灣、內地多處,看看別人的生活態度,分享自己的故事。曾與死神擦身而過的余德丞,在日本學到了甚麼?熱愛旅遊的洪永城,到西藏以遊歷換住宿,也換來人生意義。愛情路上波折重重的陳煒,向台北的追愛中女取經。李佳芯在西藏隨半癱女子學習滑雪,教她體會到夢想可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蒲」可以是一种让人随时出走,探索世界的态度香港人热衷旅游,喜爱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文化。这次由周奕瑋、蒋家旻、姜丽文、阮儿等多位「地胆」,引领观眾Chill住「蒲世界」! 节目游走日本、上海、荷兰与加拿大,主持们有的於当地出生,有的在当地留学,接收的资讯亦更贴近当地人,可带大家蒲得更「贴地」。他们还会以过来人身分送上在地生活「贴士」、公开私密的隐世蒲点、提供高质的精选行程,為你揭开「蒲游」攻略。
疫情下,超市不少貨架清零,肥媽和陸浩明在多個地方《煮.野食》之後,是時候「回家」,為將來禁足做好儲糧準備。 以阿媽的人脈,獲取物資並非難事,收納、保鮮才是大問題!齊來學習雪櫃收納大法,善用有限的空間。想延長蔬菜、肉食等材料的保鮮期,又有甚麼良方? 既然野外煮食都難不倒肥媽,在家以罐頭食品煮出美味,同時要每天為家人添上新鮮感,當然也不會有很高難度。就算食材重複,都不怕吃到膩!
「阿姐」汪明荃縱橫演藝圈逾半世紀,向以認真嚴謹、全力以赴、好學不倦的工作態度為人稱頌。特備節目《荃頌荃盛》重點回顧阿姐多年來在電視、音樂等方面的經典作品,還有唱片收藏家和歌迷會,分享多年來珍藏的黑膠唱片,以及跟她相關的演唱會收藏品。身為樂壇後輩,節目主持潘靜文、嘉賓鍾柔美亦把握難得機會,向阿姐請教如何成為演而優則唱,更是優秀主持的全能藝人心得。特輯亦重溫阿姐不同時期的電視劇與歌曲,盛放其獨有魅力。
大家身邊都有不少好人好事,他們不求回報,只為社會送暖。主持林子善、江美儀深入了解來自不同階層、背景的好人故事,體驗箇中可貴之處,同時帶出社會上一些被忽略的人和事。領跑員化身盲人跑手的眼睛,成就他人跑出光芒。初生嬰兒、患病狗隻失去依靠,獲好人悉心照顧至另覓領養家庭。退休護士陪伴獨居長者走過人生最後的路;貨車司機主動處理橫屍街頭的動物並安排身後事。中醫義診以心療心,也有關顧無家者、基層市民的善心個案。